2016年下半年动物实验伦理审批及执行情况
|
首次申请课题
|
No.
|
科 室
|
项目负责人
|
类 型
|
课 题
|
项目号
|
伦理批件号
|
项目状态
|
备注
|
1
|
重症医学科
|
赵秀娟
|
院内基金
|
新细胞因子FAM19A4在脓毒症小鼠中的功能研究
|
2147000037
|
2016PHC019
|
|
|
2
|
血管外科
|
高甫
|
院内基金
|
青春期应用雷帕霉素对马凡综合征胸主动脉瘤的影响
|
2147000034
|
2016PHC020
|
|
|
3
|
心脏中心
|
韩增强
|
院内基金
|
GATA4转基因小鼠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机制研究
|
2147000030
|
2016PHC021
|
|
|
4
|
眼科
|
孙瑶瑶
|
院内基金
|
一种新型多孔二氧化硅载药缓释技术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
2147000035
|
2016PHC022
|
|
|
5
|
皮肤
|
慕彰磊
|
院内基金
|
尘螨Der p1经PAR-2调控TSLP异构体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机制研究
|
2147000025
|
2016PHC023
|
|
|
6
|
胃肠外科
|
沈凯
|
院内基金
|
lnc-AC079612.1.1-1:1通过miR-1915调控MGMT进而参与结直肠癌转移及耐药
|
2147000028
|
2016PHC024
|
|
|
7
|
血管外科
|
焦洋
|
院内基金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
2147000033
|
2016PHC025
|
|
|
8
|
产科
|
徐雪
|
院内基金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妊娠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中的改变
|
2147000004
|
2016PHC026
|
|
|
9
|
乳腺外科
|
杨后圃
|
院内基金
|
中国乳腺癌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动物模型(PDX)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
|
2147000026
|
2016PHC027
|
|
|
10
|
骨肿瘤科
|
孙馨
|
院内基金
|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效应在肉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2147000016
|
2016PHC028
|
|
|
11
|
科研处
|
王瓅珏
|
院内基金
|
rhGLP-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
2147000017
|
2016PHC029
|
|
|
12
|
骨关节
|
李儒军
|
院内基金
|
rAAV介导Sox9基因过表达诱导MSCs定向软骨细胞分化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2147000015
|
2016PHC030
|
|
|
13
|
疼痛医学科
|
李君
|
院内基金
|
迷走神经刺激对CIPN大鼠脊髓背角和DRG炎症反应的作用
|
2147000027
|
2016PHC031
|
|
|
14
|
创伤骨科
|
王艳华
|
院内基金
|
微流控芯片与小间隙缓释微球技术联合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研究
|
2147000007
|
2016PHC032
|
|
|
15
|
泌尿外科
|
张晓鹏
|
院内基金
|
Lnc-RNA在去势拮抗性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47000023
|
2016PHC033
|
|
|
16
|
骨肿瘤科
|
郭卫
|
北京市自然基金
|
国产新型膝关节肿瘤型人工关节的设计及临床前研究
|
2107000099
|
2016PHC034
|
|
|
17
|
麻醉科
|
冯艺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肠道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2119000296
|
2016PHC035
|
|
|
18
|
消化科
|
张黎明
|
院内基金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模拟培训课程与考核标准建设
|
2147000057
|
2016PHC036
|
|
|
19
|
泌尿外科
|
许克新
|
国自然
|
生物打印技术构建膀胱补片支架及疝补片皮下反应的动物研究
|
|
2016PHC037
|
|
|
20
|
风湿免疫科
|
栗占国
|
/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研究
|
2104000039
|
2016PHC038
|
|
|
21
|
整形美容
|
穆籣
|
院内基金
|
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预防淋巴水肿的动物模型机制研究
|
2147000068
|
2016PHC039
|
|
部分实验在阜外医院开展
|
22
|
血液科
|
许兰平
|
国自然
|
新型免疫耐受有道方法(抗胸腺球蛋白联合移植后环磷酰胺)的简历及其机制
|
2101000382
|
2016PHC040
|
|
|
23
|
泌尿外科
|
徐涛
|
国自然
|
非B细胞来源免疫球蛋白G促进肾癌发生及转移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2101000381
|
2016PHC041
|
|
|
24
|
血液科
|
常英军
|
国自然
|
供者来源调节性B细胞对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2101000353
|
2016PHC042
|
|
|
25
|
血液科
|
赵晓甦
|
国自然
|
针对新靶点microRNA-153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2101000389
|
2016PHC043
|
|
院外实验(北大深圳医院)
|
26
|
血液科
|
赵翔宇
|
国自然
|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NK功能重建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
|
2101000388
|
2016PHC044
|
|
院外实验(北大深圳医院)
|
27
|
血液科
|
黄晓军
|
国自然
|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基础研究
|
2101000363
|
2016PHC045
|
|
|
28
|
风湿免疫科
|
苏茵
|
国自然
|
Tyro3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类风湿关节炎单核/巨噬细胞调控机制中的研究
|
2101000376
|
2016PHC046
|
|
|
29
|
风湿免疫科
|
郭建萍
|
国自然
|
解析CD4 T细胞miR-30a/30d及其靶基因SCOS3在关节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
2101000357
|
2016PHC047
|
|
|
30
|
风湿免疫科
|
胡凡磊
|
国自然
|
调节性B10细胞致病性转变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01000361
|
2016PHC048
|
|
|
31
|
妇科肿瘤研究室
|
昌晓红
|
国自然
|
人纤维蛋白原α链(FG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作用及其机制的探索
|
2101000352
|
2016PHC049
|
|
|
32
|
重症医学科
|
朱凤雪
|
国自然
|
新细胞因子FAM19A4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功能和临床相关性研究
|
2101000349
|
2016PHC050
|
|
|
33
|
消化内科
|
曹珊
|
国自然
|
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调控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
2101000351
|
2016PHC051
|
|
|
34
|
消化内科
|
李晶
|
国自然
|
肠道胆汁酸-FXR代谢轴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脂质代谢中的机制研究
|
2101000365
|
2016PHC052
|
|
|
35
|
肝病研究所
|
潘孝本
|
国自然
|
多元酚HBs228衍生物降低HBsAg水平及打破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研究
|
2101000374
|
2016PHC053
|
|
|
36
|
皮肤科
|
慕彰磊
|
国自然
|
PM2.5对皮肤的损伤:IL-6/IL-6受体通路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2101000373
|
2016PHC054
|
|
|
37
|
血管外科
|
张韬
|
国自然
|
趋化素样因子1介导炎症反应诱发腹主动脉瘤的作用机制及其小分子多肽C19的防瘤研究
|
2101000385
|
2016PHC055
|
|
|
38
|
风湿科
|
张霞
|
国自然
|
低剂量白介素-2调控CD4+T细胞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机制研究
|
2101000386
|
2016PHC056
|
|
|
39
|
中心实验室
|
郁卫东
|
国自然
|
ABI1拼接异构体在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01000383
|
2016PHC057
|
|
|
40
|
中心实验室
|
迟毓婧
|
国自然
|
FAM3C在肝脏糖脂代谢过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01000355
|
2016PHC058
|
|
|
41
|
眼科
|
杜 玮
|
国自然
|
基于CRISPR/Cpf1的Rhodopsin突变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治疗研究
|
2101000356
|
2016PHC059
|
|
|
42
|
儿科
|
郭静竹
|
国自然
|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相关的神经分化异常在DS脑发育和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01000358
|
2016PHC060
|
|
|
43
|
消化内科
|
刘玉兰
|
国自然
|
真菌菌群紊乱对肠道固有淋巴细胞的调节在DSS肠炎小鼠肠黏膜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
2101000371
|
2016PHC061
|
|
部分在中国CDC开展
|
44
|
创伤骨科
|
姜保国
|
国自然
|
smcx基因在周围神经倍数再生修复中分子信号调控机制研究
|
2101000364
|
2016PHC062
|
|
|
45
|
创伤骨科
|
张殿英
|
国自然
|
周围神经小间隙桥接移植SUMO化脊髓神经干细胞改善轴突再生及突触功能的研究
|
2101000384
|
2016PHC063
|
|
部分由天津滨海医院完成
|
46
|
创伤骨科
|
王艳华
|
国自然
|
微流控芯片联合小间隙缓释微球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
2101000347
|
2016PHC064
|
|
|
47
|
中心实验室
|
韩娜
|
国自然
|
周围神经损伤在创新修复模式下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研究
|
2101000360
|
2016PHC065
|
|
|
48
|
风湿免疫科
|
孙晓麟
|
国自然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CD4+CD161+ T细胞亚群的致病效应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
2101000377
|
2016PHC066
|
|
|
49
|
病理科
|
刘芳芳
|
国自然
|
新型PLAC1/CP1抗原致敏DC疫苗联合CIK对小鼠结肠癌模型免疫治疗作用和分子免疫学调节机制研究
|
2101000368
|
2016PHC067
|
|
|
50
|
血液科
|
刘开彦
|
国自然
|
脂联素对应激后造血重建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01000370
|
2016PHC068
|
|
|
51
|
乳腺外科
|
杨后圃
|
自选课题
|
分子分型时代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研究
|
2118000620
|
2016PHC069
|
|
|
52
|
胃肠外科
|
申占龙
|
国自然
|
肝转移相关蛋白IDH1 K224位点乙酰化通过HIF1α/SRC通路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01000375
|
2016PHC070
|
|
|
53
|
神经内科
|
刘广志
|
公司资助
|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实验研究
|
—
|
2016PHC071
|
|
|
54
|
心内科
|
李素芳
|
国自然
|
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携带microRNAS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保护性调节作用研究
|
2101000366
|
2016PHC072
|
|
|
55
|
眼科
|
黄旅珍
|
国自然
|
泛素蛋白连接酶E3D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01000362
|
2016PHC073
|
|
|
56
|
心内科
|
陈红
|
国自然
|
内皮微颗粒携带的microRNA-19b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信使发挥多靶点调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2101000269
|
2016PHC074
|
|
|
57
|
乳腺外科
|
王殊
|
自选课题
|
新型乳腺癌预防药物的筛选研究
|
—
|
2016PHC075
|
|
部分在医学部动物部开展
|
58
|
骨关节科
|
林剑浩
|
国自然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sox9基因介导的h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01000367
|
2016PHC076
|
|
部分在医学部动物部开展
|
59
|
骨关节科
|
李儒军
|
国自然
|
rAAV介导Sox9基因过表达诱导MSCs定向软骨细胞分化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2147000015
|
2016PHC077
|
|
部分在医学部动物部开展
|
60
|
妇科肿瘤研究室
|
崔恒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基于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的肿瘤介入治疗与疗效评价
|
2016YFA0201404
|
2016PHC078
|
|
|
61
|
血液科
|
路瑾
|
国自然
|
细胞外基质蛋白reelin对多发性骨髓瘤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
2101000372
|
2016PHC079
|
|
|
2017年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