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arrow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平台 -> 医务处 -> 传染病管理 两栏显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危重病例处置应急预案
发布科室:医务处     时间:2009年12月07日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文件,京卫医字[2009]218号《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秋冬季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京卫医字[2009]222号《北京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有关诊疗工作的通知》、京卫疾控字[2009]118号《北京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冬春季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订我院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重症病例处置的应急预案。
一、重症病例及危重病例的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第三版)》,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二、重点加强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早期发现重症及危重症病例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各级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测和其他必要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感染科、儿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危重医学科已接受北京市和西城区卫生局组织的培训的骨干医师,要在相应科室进行二次培训,力争是所有在岗人员均熟悉相应诊断标准及处理流程。
三、重症病例及危重病例病原学检测
甲流患者出现重症及危重症表现时,或有基础病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必须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在申请进行核酸检测时,须有科内主任医师会诊及感染科医师会诊意见,与医务处王丹医生联系,电话5536;
四、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安置
病房住院患者若查出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若能出院者,则带药出院居家观察;若需要继续治疗原发病不能出院,原急诊监护区域有床可转往;若没有位置,则留在原病房隔离,做好交叉感染控制。
确诊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拟转往甲流定点医院治疗,可在监护区域治疗待转。
五、重症及危重病例的抢救
医院已开放原急诊监护区域,放置8张床,氧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齐全,监护仪由设备处安排、呼吸机由6B监护区调配;
医院组建由重症医学、感染、呼吸、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团队,由医务处协调。
救治队伍安排:成人患者由感染科派人管理(派内科支援的医生到场),急诊科协助;儿科患者由儿科医生管理;管床医生需认真观察病情并完善病历;遇有抢救患者急诊科医师协助;护理人员由护理部安排,直至明确诊断后,患者(儿)转往定点医院;
六、加强冬春季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警及防控
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尤其是群体性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检测、报告和复核工作,发现疑似人禽流感、SARS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对患重症肺炎的疑似甲流病例,若甲流感检测阴性,要立即将其标本送北京市疾控中心进行人禽流感、SARS排查工作,
七、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1)各科室应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针对重点科室与医院救治队员进行医护人员防护的培训与现场指导,并定期对危重抢救区的医务人员防护进行督导。
(3)在危重抢救区管理患者的医护人员需佩戴N95口罩,并做到一患一洗手或手消毒,遵守危重抢救区域的医院感染控制流程。
(4)给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近距离的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时应进行严密防护。
(5)患者转出后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此方案为近期执行依据,若有上级文件精神,随时调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0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