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科室:医务处 时间:2009年06月08日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5.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7. 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药注射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物警戒站
中药注射剂系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技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我院药物警戒站提示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及时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同时特别关注中药及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
1、用药前,医师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2、用药前认真检查药品,如果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问题不得使用,在配液时应注意药液的配制的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
3、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不要随意加大单位体积溶媒中药物的浓度。因稀释后的中药注射液中的微粒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应选用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输液溶媒,因输液的性质及 pH 值可影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其微粒数也可因输液不同而存在差异。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静滴,不应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免药物相互作用而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如需多组输液,应有间隔分别输入,用相同的稀释液冲洗输液器后再输入另一组药液。
5、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滴注过快,会导致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可使不溶性颗粒在毛细管内聚积,堵塞而导致头晕、疼痛、刺激性皮炎等。滴注过慢,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水解、氧化、变色、pH 值改变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6、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遇光、遇热容易发生沉淀或变质。为了保持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和疗效,应采用现用现配的方法。
7、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前,应做好救治准备,注意用法用量,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控,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对症处理。
2009年4月13日
附件下载: